五行学说

五行学说

五行学说

一、        概述

自然界因有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的更替和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行的变化,而产生了寒、暑、燥、湿、风五种气候,形成了生、长、化、收藏的规律。人有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肾五脏,五脏之气化生五志,产生了喜、怒、悲、忧、恐五种情绪变化。

二、        五行意向

东方生风,风生木,木生酸,酸生肝,肝生筋,筋生心,肝主目。其在天为玄,在人为道,在地为化。化生五味,道生智,玄生神。神在天为风,在地为木,在体为筋,在脏为肝,在色为苍,在音为角,在声为呼,在变动为握,在窍为目,在味为酸,在志为怒。怒伤肝,悲胜怒;风伤筋,燥胜风;酸伤筋,辛胜酸。

春主东方,阳气上升而生风,风气促进草木生长,木气可以生酸味,酸味能煦养肝气,肝气又能滋养筋,筋柔软能生发心气,肝气上通于目。它在自然界中是精深玄妙的,是人能了解自然界变化的道理,是大地能生化万物的根本原因。大地能生化,所以能产生万事万物;人能了解自然界变化的道理,因此能具备无穷的智慧;万事万物精深玄妙,变化神妙莫测。这种神妙莫测的变化,在天为风气,在地为木气,在人体为筋,在五脏为肝,在五色为青色,在五音为角,在五声为呼,在人体的病变为握,在七窍为目,在五味为酸,在情绪上为怒。大怒会伤肝,悲伤可以遏制愤怒;风气会损伤筋,燥气可以平抑风气;酸味会伤害筋,辛味可以平抑酸味。

南方生热,热生火,火生苦,苦生心,心生血,血生脾,心主舌。其在天为热,在地为火,在体为脉,在脏为心,在色为赤,在音为徵,在声为笑,在变动为忧,在窍为舌,在味为苦,在志为喜。喜伤心,恐胜喜;热伤气,寒胜热;苦伤气,咸胜苦。

夏主南方,阳气旺盛而生热,热能生火,火气能生苦味,苦味能滋养心气,心气能化生血气,血气充溢能濡养脾气,心气关联于舌。它的变化在天为热气,在地为火气,在人体为血脉,在五脏为心,在五色为红,在五音为徵,在五声为笑,在人体的病变为忧,在苗窍为舌,在五味为苦,在情绪上为喜。大喜会损伤心,惊恐可以遏制喜悦;热气能损伤气,而寒气可以平抑热气;苦味会伤害气,咸味则能平抑苦味。

中央生湿,湿生土,土生甘,甘生脾,脾生肉,肉生肺,脾主口。其在天为湿,在地为土,在体为肉,在脏为脾,在色为黄,在音为宫,在声为歌,在变动为哕,在窍为口,在味为甘,在志为思。思伤脾,怒胜思;湿伤肉,风胜湿;甘伤肉,酸胜甘。

长夏主中央,长夏产生湿气,湿气能生土气,土气能生甘味,甘味能充养脾气,脾气能滋长肌肉,肌肉丰腴能充实肺气,脾气关联于口。它的变化在天为湿气,在地为土气,在人体为肌肉,在五脏为脾,在五色为黄,在五音为宫,在五声为歌,在人体的病变为哕,在苗窍为口,在五味为甘,在情绪上为思。思虑损伤脾,怒气可以平抑思虑;湿气会伤害肌肉,而风气可以平抑湿气;甘味可损伤肌肉,酸味能平抑甘味。

西方生燥,燥生金,金生辛,辛生肺,肺生皮毛,皮毛生肾,肺主鼻。其在天为燥,在地为金,在体为皮毛,在脏为肺,在色为白,在音为商,在声为哭,在变动为咳,在窍为鼻,在味为辛,在志为忧。忧伤肺,喜胜忧;热伤皮毛,寒胜热;辛伤皮毛,苦胜辛。

秋主西方,秋天产生燥气,燥气能生金气,金气能生辛味,辛味能充养肺气,肺气能滋长皮毛,皮毛润泽能滋养肾气,肺气关联于鼻。它的变化在天为燥气,在地为金气,在人体为皮毛,在五脏为肺,在五色为白,在五音为商,在五声为哭,在人体的病变为咳嗽,在苗窍为鼻,在五味为辛,在情绪上为忧。忧伤会伤害肺,喜悦可以平抑忧伤;热会损伤皮毛,寒冷可以平抑热气;辛味会伤害皮毛,苦味能平抑辛味。

北方生寒,寒生水,水生咸,咸生肾,肾生骨髓,髓生肝,肾主耳。其在天为寒,在地为水,在体为骨,在脏为肾,在色为黑,在音为羽,在声为呻,在变动为栗,在窍为耳,在味为咸,在志为恐。恐伤肾,思胜恐;寒伤血,燥胜寒;咸伤血,甘胜咸。

冬主北方,冬天产生寒气,寒气能生水气,水气能生咸味,咸味能充养肾气,肾气能滋养骨髓,骨髓充实能滋养肝气,肾气关联于耳。它的变化在天为寒气,在地为水气,在人体为骨髓,在五脏为肾,在五色为黑,在五音为羽,在五声为呻,在人体的病变为战栗,在苗窍为耳,在五味为咸,在情绪上为恐。惊恐会伤肾,思虑可以平抑惊恐;寒气会损伤血,燥气能平抑寒气;咸味会损伤血脉,甘味能平抑咸味。

返回博客